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二十四节气•清明 | 守习俗 遵法纪 不负春光与时行

时间: 2025-04-03 16:07 来源: 综合办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它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

春风送暖,又逢清明,祭祀扫墓,文明祭扫,守习俗追思无限;踏春游玩,遵纪守法,沐春光气清景明。

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文明且合法的清明节,漳小南提醒大家这些法律知识要记牢。

高仿“人民币”不能生产、销售、购买

烧纸钱是祭奠逝者、悼念先辈的习俗,但个别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销售的冥币,会在大小、颜色、图案、面值等方面与现行流通的人民币极为相似。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严肃性不言而喻。商贩生产售卖这样的高仿版“人民币”是违法的,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人民币的权威,还妨害了人民币管理秩序。请大家购买祭祀用品时要注意甄别,提高警惕,不购买、不使用含人民币图样的祭祀用品,维护人民币形象和正常的流通秩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四条 在宣传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一)故意毁损人民币;

(二)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

(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前款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

《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第四条 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文明祭祀莫“惹火” 消防安全不可忘

清明前后,因祭祖扫墓时的焚香烧纸引发山林火灾的悲剧屡屡上演,不仅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境地,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严重后果的,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文明祭祀,保林防火,切忌引“火”上身。

大家在扫墓时,应严格遵守野外用火规定,逐步破除祭扫时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祭祀用品的旧俗陋习,以献花、鞠躬等简约环保方式进行祭扫。自觉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英雄烈士不可辱 文明祭祀慰英魂

英烈不容亵渎,正义必须守护。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都会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的相关活动。不过,却有人对英烈们的名誉不屑一顾,甚至侮辱、诽谤英雄烈士。

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的,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及时劝阻;不听劝阻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英雄烈士保护工作的部门、文物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规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

清明假期,春光正好,客流密集,大家切勿超速行驶、超员载客。超速驾驶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仅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力,也会增加制动距离,从而无法及时刹车,可能对他人和自己生命安全造成损害。行程绝不是速度的竞赛,一定要在规定的限速内安全行驶。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 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此外,假期亲朋好友相聚,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但大家切勿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饮酒会导致人体视力下降,触觉、判断能力降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及时、准确判断,可能酿成伤亡严重的交通事故。请大家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南漳县人民法院

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