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研柑橘产业发展 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为落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司法服务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4日下午,南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涛率法庭党支部党员同志到巡检镇峡口社区走访调研当地柑橘产业发展情况,倾听企业司法需求、共商司法助企路径。
陈涛副院长一行首先走访了峡口社区两家生产加工企业,两家企业主要对成熟的柑橘进行打蜡、生产柑橘包装框等,陈涛副院长详细了解了企业年产量、市场销售情况、生产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并提醒两家企业负责人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经营手续的规范、财务流程的明晰等事项。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巡检镇党委副书记李学文向大家介绍了峡口柑橘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分布范围的相关内容。柑橘产业是巡检镇尤其是峡口社区的支柱产业,发展于上个世纪70年代,现有柑桔面积4.2万亩,早熟柑橘有1000多万公斤,带动农户3600多户1.2万人从事种植及加工,年产1.4亿斤,橘农人均年收入16000元。“漫云”“峡口”牌柑橘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峡口柑橘远销内蒙、北京、山东、吉林等11个省、市,并已成功打入外蒙和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在与参加会议的当地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代表交谈时,他们提出,因为部分农户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证据意识,导致在与外地商贩生产交易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矛盾纠纷。
对此,东巩法庭庭长王坤就审判实践中发现的交易主体混乱、买卖关系认定模糊、签字人身份不明、交易过程未留痕、欠条内容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逐一提出防范对策和司法建议,并向大家赠送了《南漳县人民法院关于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的司法建议》。
陈涛副院长表示,人民法庭是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扎根基层一线,贴近群众,是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保障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哨”与“桥头堡”。东巩法庭要坚持推广“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保障民营企业诉讼权利的同时,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援助与支持,通过对民营企业进行点对点法律培训,选择典型案例进企业开庭等方式,不断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便捷化的司法服务,持续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李学文副书记对法院主动作为,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企业发展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希望法院经常性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帮助企业防范在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