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宣传周 | 南漳法院发布《南漳县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白皮书(2022年-2024年)》
勤耕厚积,岁物丰成。三年书答卷,回首望征程。近期,南漳法院发布《南漳县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白皮书(2022年-2024年)》。
南漳法院九集法庭于2022年5月挂牌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庭,成为襄阳市辖区(涵盖枣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6个辖区)最大的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审判庭,运行已近三年。
自成立以来,九集法庭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平等保护当事人的知识产权,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2023年被省知识产权局、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授予“2022年度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2024年被省法院、省人社厅评为“2019-2023年度全省先进法庭”。
2022年-2024年
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基本情况
01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收结案情况
2022年至2024年,南漳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10件,其中2022年收案91件,2023年收案213件,2024年收案806件,三年来收案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审结案件1043件,结案率93.96%,其中调撤结案841件,调撤率80.63%。
02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类型分析
2022年至2024年受理的1110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著作权侵权纠纷648件,商标权侵权纠纷438件,不正当竞争纠纷及合同纠纷24件。
这三年,我们这样做
(一)一个“三调”工作法
01以“法院+N”多元调解模式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
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在立案审查当天明确法律关系,并推送至“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由人民调解员、知产工作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等共同参与,以各自工作的不同角度摆事实、说道理,调解成功后移交法院出具司法确认书并送达当事人即时履行,通过该模式共让100余件矛盾纠纷在前端化解。
02以“数智”赋能线上调推动批量案件以一化十
对于系列案,在立案后1个工作日内与当事人电话联系,明确当事人均有调解意向后,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1个案件进行线上调,运用人民调解平台、微信、移动微法院小程序等平台,开展2小时在线举证、质证,由法官明晰法律关系及赔偿标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3分钟内进行“在线电子签名”。调解成功后用首案效应促进剩余案件一一调解,共通过线上平台开展批量案件调解500余件次,近300件案件在开庭前调撤结案。
03以“有始有终”的理念开展执行调帮助企业了事了心
聚焦知产案件大量涉企的重要特点,延续审判阶段与当事人建立的互信,主动加入执行阶段参与执行调解,与执行法官共同对双方当事人存在的执行困难、企业诉求、司法疑惑、资产状况进行再评估、再阐释,以节约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司法成本三个角度,免除被执行人在执行阶段的顾虑。与发改局、人行、市场监管局、工商联共同推行涉企案件自动履行后信用修复激励机制,为企业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为守信企业背书,确保当事人权益得到真正兑现,达到案结事了。
(二)一个“一站一庭一室”保护链
01成立知识产权保护站,发挥“辐射效应”
建立由骨干龙头企业、优质服务机构等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征集、解决企业维权、保护方面的诉求。
为湖北荆楚源油脂有限公司、湖北东方明珠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南漳柑橘、磨坪贡茶等30多家企业提供商标、地理标志等政策宣讲、维权咨询等服务50余次,以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研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订单式服务,帮助企业防范潜在涉诉风险。
02建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提供“流动服务”
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平台,为小微企业、新型创新企业提供“随需随到”的司法保护。
由知产青年审判团队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讲堂20余次。以“鸿星尔克”“小米”“六神”“桥头排骨”“云南白药”“箭牌”等20余个注册商标的涉诉案例引导企业在产品宣传、销售贴牌、商标注册使用等方面提高维权意识、降低侵权风险,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发生。
03设立法官咨询室,厚植“司法基因”
与大米、香菇、茶叶、油脂、种子等本土特色农业企业保持“一对一”“面对面”的常态化联络。将法官咨询室开到企业办公区、作业区,由法官在每月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答疑。
对企业提出的农产品种植技术、产品商标、地理标志、专利及外观设计等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50余件次,助力“有机原生态”焕发创新活力。
(三)一个“行政司法融合”新模式
01以“合作备忘录”推动共享共建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局对企业商户的指导监管作用,“一键共享”企业和经营者的“第一手”信息,将80余件小额知识产权纠纷“快、准、稳”地化解在萌芽状态,矛盾化解平均时长仅20天。通过“一案一理”促进行政机关加强商标申请、使用、地理标志培育等方面的审查审批流程,避免企业无端陷入知产纠纷,共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启用“共享法庭”,对一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进行在线审理,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与市场监管部门在线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切实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
02以“现场执法说法”推动协作共治
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集中销毁涉及假冒日化用品、盗版图书、山寨服装鞋类等30余件假冒伪劣物品。针对知产批量诉讼多发于体量小、数量大的个体经营者这一特点,联动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开展跨区域打击侵犯酒类、日化用品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20余次。由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30余家大型销售市场等地现场查扣、曝光假冒产品。
法官在30余家经营门店进行现场普法,对真假产品、使用近似商标等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阐释,教育引导个体工商户在诚信宣传、从正规渠道进货、规范线上销售等方面堵塞“经营漏洞”,从源头上让“品牌”取代“山寨”,减少批量案件发生。
03以“法治小摊”推动多维普法
成立3个“行政执法员+员额法官”的法治宣传小队,由县工商联、县科协、县税务局等行政部门人员共同参与,深入10余个社区、学校、批发市场、大型商超与近千名群众、学生、经营者展开普法宣传20余次。
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以典型案例、专题讲座、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对著作权、商标权等法律常识开展宣讲普及,“用执法说违法,以司法促守法”,让保护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培育创新创造的社会土壤,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司法的脚步不停歇。南漳法院将继续延伸司法职能,依托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的优势主动问需于企、集中开展法治宣传、巡回审判等工作,依法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妥善化解企业侵权纠纷,以优质司法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南漳县人民法院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