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南漳法院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

时间: 2021-02-08 11:46 来源: 综合办公室

为加强青年干警队伍建设,激发青年干警的积极性,凝聚青年干警的力量,2月7日上午,南漳法院召开青年干警专题座谈会,党组书记、院长罗华山出席会议并讲话,3名在家院领导及该院35岁以下青年干警参加座谈。

图①:座谈会现场_副本.jpg

会上,青年干警们结合工作经历,畅谈到法院工作的感受和收获,并对法院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党组成员、副院长李磊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法院的干警首先发言,他说,作为一名“老大哥”,参加青年干警座谈的机会不多了,感谢党组给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相互沟通。对于法院工作,李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可以挑选优秀年轻干部旁听审委会讨论案件。二是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实行导师培养制度。三是注重新生力量在调研写作方面的培养。青年干警要认识到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推动创建“学习型法院”而努力。

民二庭法官助理赵晓楠说道,院内的青年干警,可以开展读书会、交流会、学习小组等活动,对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疑惑、经验等互相讨论、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希望院党组考虑将青年干警开展调研的情况纳入法官助理绩效考核的加分项,提高大家的写作积极性。

执行局干警王宇说道,目前从司法警察岗转到执行岗已将近三个月了,在前辈们的带领和帮助下,如今也开始上手办理一些相对来说简单的执行案件,但是作为一个新人,在执行复杂案件时总感觉力不从心。因此,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组织资深的、有丰富执行经验的执行员,为“执行新人”们讲解关于送达、沟通、处理案件的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风险。

综合办公室信息化技术人员王京京说道,审判执行步入“智能时代”,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型法院”是大势所趋。在实践中,信息化建设或许还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和技能问题需要我们慢慢探索,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一方面注意提升自身信息化运用水平,另一方面多向技术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为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效用而努力。

东巩法庭法官助理董志强为大家分享了法庭的工作经验,该法庭的工作宗旨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团结一心、善于总结。每月的执行例会上,对于一些难度大的执行案子,执行员拿出初步的执行方案,大家一起研讨,形成最终意见,保证执行效果。在工作上,大家不拘泥于地点、形式,有时候在前往法庭的路上,就可以对一起案件、一个观点进行讨论,有不懂的当场查询,有分歧的到法庭后再进行讨论,最终把问题搞懂、弄通。

武镇法庭负责人郑容作了一个收尾的发言。她说,我们在工作中都会存在“焦虑感”,其实,我们可以多看看身边其他的人,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压力,只是有些人比较善于排解,如果一直让“焦虑感”主导我们的生活,就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刚进入法院的青年干警在处理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时可能会存在畏难情绪,希望老同志们能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工作之余可以就青年干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他们授业解惑,让青年干警真正地学到知识,更快地融入法院的工作中。

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干警们总结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成长经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他们一致认为,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既体现了院党组对青年干警的重视和关心,也给大家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的难得机会。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罗华山对干警们提出的在审判执行中遇到的困境积极予以回复,并和他们沟通交流,探讨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图②:党组书记、院长罗华山讲话.jpg

最后,罗华山对青年干警提出七点寄语:一是要增强身份认同。人民法院是政治机关,法院干警要讲政治,要始终保持政法干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作为法院人,要增强集体荣誉意识,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集体观念;要增强“四个意识”,即职业责任意识、职业荣誉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自觉维护法院良好形象。二是做事先做人。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恪守法律职业道德,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三是以工匠精神做事。发扬争先创优、精益求精的精神,把职业当事业来做,把经手的工作当艺术品来雕琢。四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兴趣爱好。青年干警要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同时,在工作繁重的情况下,要加强锻炼,远离酒桌和牌桌,亲近书桌和运动场。五是要坚持择善而交。在八小时外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政治上清醒、工作上严谨、生活上正派。六是要充分认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年轻人在家庭中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引导社会风尚。七是要不断加强廉洁自律意识。要过好三关,即“金钱关、人情关、美色关”,坚持脚踏实地,静下心、沉住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踏实走好每一步,努力在奋斗中实现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