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武警战士转型记
——用15面锦旗书写的初心答卷

时间: 2025-07-30 10:21 来源: 综合办

“张法官,这面锦旗您一定要收下!九年了,没有您,我的血汗钱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一天清晨,家住南漳县长坪镇的村民杨某专程来到南漳法院执行局,将一面烫金的锦旗郑重地递到执行干警张肃凡手中。

微信图片_20250728151409.jpg

( 第15面锦旗 )

这是这位1994年出生的年轻执行干警两年来收到的第15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像一枚勋章,镌刻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也映照着他从武警战士到司法执行者的初心轨迹。

微信图片_20250729093232.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44828.jpg

张肃凡在部队时的照片

2023年6月下旬,脱下穿了4年的武警军装,张肃凡考入南漳法院。当党组征求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到执行局工作时,这位年轻小伙眼里闪着光,他深知执行工作直面矛盾焦点,但越是硬仗,越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微信图片_20250729084351.jpg

初到岗位时,卷宗在桌上码成小山,当事人攥着材料的指节泛白,一句句“法官您可得为我做主”像重锤敲在他心上。面对这些家长里短的纠纷、剑拔弩张的对峙,他的手常冒出细汗——那些在部队练就的擒拿格斗技巧,在法理与人情的交织中似乎派不上用场。

“执行工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懈怠。”带着部队锤炼出的韧劲,他白天跟着老同志跑现场、做笔录,晚上啃法条、学技巧,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执行要点和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729084548.jpg

工作仅2个月,他独立承办的第一个案件就传来捷报——面对申请人的急切与被执行人的抵触,张肃凡既厘清权责边界,又用心解读利害关系,把“法理账”算得明明白白,更把“人情账”讲得透透彻彻。七年积怨在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中渐渐消融,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终于放下芥蒂。

微信图片_20250728151922.jpg

共同署名赠锦旗

当双方当事人一同送来写着“七年之痛 握手言和 为民解忧 司法为民”的锦旗时,他突然明白:这身法院制服与曾经的橄榄绿一样,都是守护群众的铠甲。

执行工作常遇“硬骨头”,但在张肃凡看来,再难的案件也有突破口。去年夏天,一起合伙合同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张某始终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以各种理由推诿拖延,分文未付。更棘手的是,张某户籍地远在浙江省金华市,异地执行的距离给案件推进增添了不少阻碍。

为此,张肃凡带领团队前往金华市调查。

在与村委会沟通的过程才知晓,张某母亲为村委会干部,其父亲在当地开了一家餐馆。为了不扰村民、不伤老人颜面,张肃凡特意换上便装,在张某父亲经营的餐馆就餐,调查张某下落,但张某当时并未与父母一起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729092940.jpg

避开村民闲聊的午后,张肃凡在当地村委会干部的指引下,带着同事轻装前往张某父母家中。

“大爷大妈,我们是南漳法院的,想跟您聊聊张某的事。”他尽量放缓语速,声音压得比平常低了几分。

食客变成了法院干警,两位老人起初有些慌张。

张肃凡连忙解释:“您别担心,我们没惊动村里人,就是想好好跟您商量商量。”直到老人紧绷的肩膀放松了,才拿出卷宗:“张某现在遇到难处我们理解,但欠着别人的钱总归要还。您二老一辈子在村里守着名声,咱们不能让孩子的事坏了这份体面。”两个小时的谈话里,村委会干部也在一旁帮着劝说。

临走时,老爷子红了眼眶。

他说道:“感谢你们照顾我们的脸面,没让街坊邻居看笑话。这孩子不懂事,我们一定劝他尽快解决。”张某的母亲现场拨通了儿子的电话,把张肃凡的话一字一句转述过去。当天,张某便主动联系法院,隔着千里视频连线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

“执行不是冷冰冰的强制,得给人留有余地。”返程路上,张肃凡在心里默默想着。车窗外的稻田翻着金浪,就像他心里涌动的暖流——法理之外有情理,这或许就是破解执行难题的另一把钥匙。

最让人揪心的,是去年年初那起农民工工资纠纷......

张某等七名工人跟着某装饰公司干活,工程结束后,工资被拖欠了整整一年,公司股东鲁某、代某等五人互相踢起皮球。接到执行申请时,张肃凡看着工人们皲裂的双手和冻得通红的脸颊,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这些钱是他们过冬的棉衣钱,是孩子的学费钱。然而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经释明引导,多名申请执行人通过执行异议程序将未出资的五名股东成功追加为被执行人。

在该院开展的一次集中执行行动中,经传唤,股东马某干脆没来,鲁某四人倒是来了,却在接待室里吵成一团。“我就是个挂名股东,一分钱没拿到!”“公司账上早没钱了,凭什么让我们个人还?”你一言我一语,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张肃凡向四人逐条解释股东应承担的连带责任:“农民工流汗挣来的辛苦钱,法律绝不会让它打了水漂。拒不履行、隐匿财产,轻则拘留,重则追究刑事责任。”可四人仍是梗着脖子不松口。

面对这种僵局,法院依法对四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消息传到马某耳中时,他正在外地躲清闲。得知另外四人被拘留,这个“漏网之鱼”主动联系张肃凡,表示愿意偿还工人工资,希望同鲁某四人协商共同偿还。

640 (1).jpg

在张肃凡的主持下,马某联系上拘留所里的四人敲定了还款方案——按当初的出资比例分摊,并通过现金加微信转账共计支付七名申请执行人劳务报酬86000元,七案全部执行完毕。考虑到鲁某四人在拘留期间写下深刻悔过书,并主动配合筹款,法院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半个月后,申请人熊某、王某特意结伴送来锦旗,上面写着的“依法为民做主 执法为民解忧”“持正义秉公筑法 为民工讨薪维权”被阳光照得格外明亮。

微信图片_20250728152458.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52506.jpg


图片

两年来,张肃凡累计办理执行案件1194件,其中执行完毕502件,和解382件,执行到位金额超3000万元。他对每个案件的进展、当事人诉求、化解方案全程记录,确保“件件有回音”;针对涉企案件,他灵活运用“活封活扣”模式,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为企业留足经营空间;遇到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他也会自掏腰包垫付车费、餐费,用点滴温情传递司法温度。

“从军营到法院,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八一建军节前夕,面对荣誉,张肃凡的话语朴实而坚定。在他办公室的墙上,15面锦旗整齐排列,那是一名年轻干警用青春和担当书写的最美答卷,也是司法为民最生动的注脚。




南漳县人民法院

202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