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审务公开 > 执行动态

深化“阳光执行”,守护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

时间: 2025-11-11 17:21 来源: 综合办

“执行难”是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南漳县人民法院以“全流程公开、全链条规范、全方位监督”为核心,锚定信息透明化、流程可视化、监督多元化、行为规范化、应用信息化五大目标,将“阳光执行”作为司法公开纵深推进的关键抓手,构建起权责清晰、高效便捷、监督有力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切实把司法为民的承诺落到实处,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24小时不打烊”的执行响应破解群众“找人难”之急

“深夜找到被执行人,2小时到场控制,3天拿到全额案款——这效率太让人安心了!”某案件申请人感慨道。为解决群众“找人难、线索反馈无门”的痛点,南漳法院在执行局设立“执行干警接待日”,一周七天来访不跑空。开通24小时“执行110”专线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线索接收后“第一时间派警”。通过该机制找到9名长期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推动多起案件实质性化解,用“加速度”回应群众期待。

“清单化告知”的终本沟通消除当事人“心头惑”之忧

“法院到底为我的案子做了什么?”这是不少当事人对“终本程序”的常见疑问。为破解这一信任难题,南漳法院自5月起,创新推行“清单化财产调查明细表”,以表格形式清晰列明执行工作轨迹:线下调查中,详细记录干警走访社区、查询不动产等行动;线上调查里,明确标注网络查控银行账户、车辆、股权等平台及结果;强制措施方面,逐一列出已采取的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明细及时间节点。这份“看得见的执行清单”,让当事人清晰知晓“法院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有效打消对终本程序“消极执行”的疑虑。实施以来,当事人同意终本程序的比例同比上升近20%,因终本程序引发的重复信访量显著下降,实现了“案结事了”与“服判息诉”的双重效果。

“刚柔并济”的涉企执行护航企业“求发展”之需

在涉企执行案件中,南漳法院坚持“刚柔并济”理念,优先启用“活封活扣”措施,避免“一刀切”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对整改到位、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出具信用修复证明,解除失信限制。已为58家企业发送信用修复证明,助力企业重回发展正轨。涉某有限公司系列案件中,法院通过“活封资产+和解履行”的方式,保障企业科技研发项目顺利推进,善意文明执行、助企纾困的做法获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既守住了法律的底线,又彰显了执法的效果,成为司法护航企业发展的典型范例。

“多元联动”的监督体系筑牢执行“规范化”之基

南漳法院构建“多元联动”监督体系,让执行权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与县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民事执行与法律监督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对检察建议指出的“无线下调查材料”“案款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每周通报督办临期案款、完善终本审批流程,由分管院领导最终审批,严格把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证“荆楚雷霆”集中执行行动,促进权力规范运行。采纳人大常委、企业代表调研时提出的“优化涉企执行流程”等建议;建立案款发放案外人公示制度,通过法院公示栏张贴信息,5日内答复异议,接受全社会监督,以“全方位监督”守护司法公正。

下一步,南漳法院将继续以“权责清晰、高效便捷、监督有力”为标尺,深耕执行规范化建设,把司法为民的承诺落实到每一个案件的执行细节中,用更优的执行质效守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护航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