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狠抓工作短板
——南漳法院召开执行工作推进会开展规范执行大讨论
3月起至今年底,全省三级法院开展“规范执行提质增效”活动,以破解“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及执行案款管理不规范等顽疾。3月18日上午,南漳法院召开“规范执行提质增效”推进会,开展执行工作大讨论。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化出席会议并讲话,执行局全体干警参加会议。
会议坚持问题导向,首先,执行局副局长杨毅领学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
其次,通报了该院第一季度执行指标在全市的排名情况以及各执行团队1-3月执行结案情况。李化院长对排名靠后的指标及执行团队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了点评,并随机抽查了各执行团队的终本案件,指出了终本案件中的不足。针对排名靠后的指标和终本案件中的问题,各执行团队开展了讨论,各团队负责人分别发言。
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罗兢总结了目前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办案周期较长、终本案件比例过高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一是推进繁简分流,缩短办案周期。建立小额案件快执团队,加快办案节奏,坚持每月办案通报制度,逐月通报团队质效,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二是对照终本清单,提升终本质量。结合中院下发的终本案件评查表,发放每案终本材料清单,逐项对照打钩,确保不漏查控材料。三是精心搜集证据,做好拒执准备。从执行案件送达开始至结案加大证据收集力度,为移送拒执做好准备,做到移送一批,判处一批,从而形成强大威慑力,推进执行工作。四是坚持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涉企案件的执行和解力度,审慎查封、扣押、冻结,减轻执行对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五是树立宣传意识,讲好执行故事。坚持“做功”和“唱功”并重,注重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案件,通过对案件执行过程的宣传,让公众了解法院执行程序,增加执行工作的透明度,树立良好形象。
李化院长就如何提高执行工作质效同参会干警做了经验交流。他表示,今年是全市两级法院“审判执行质效深化年”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年”,面对新的任务目标,执行工作的质量、效率、效果亟需全面提升,执行工作的要求也应更加严格。他强调,执行局全体干警要牢牢坚守依法办案的准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程序开展执行工作。一是要加强对执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学习,不断“补氧”“充电”,用过硬的业务知识来应对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要注重执行程序的规范和文书言语表达的规范,特别是要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涉企评估不仅要体现在表中,还要贯彻在合议中,在合议案件时要对评估过程详细记载。养成“办案留痕”的习惯,充实案件内容,执行行为、事实材料、走访调查、措施审批等都要在案件中完整体现。二是要做好制度建设,执行团队分工要精细化,工作任务要提前计划好时间节点,尽量缩短执行期限,避免超期结案、拖延发放执行款等现象。针对财产处置和执行中遇到的困难要每周组织召开例会进行集中交流研讨,在交流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矛盾的方法。三是要提高信息化办案能力水平,每名干警要熟练掌握网上执行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对执行平均用时、案款发放等重要质效指标要进行日常跟踪,要转变工作方法,多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对当事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要迅速反应、及时回应,每个案件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工作张弛有度。四是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严格遵守“三个规定”,正确处理与当事人、律师的交往关系,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有效防止外界干扰。